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食管疾病 > 贲门失弛缓症
编号:11308295
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气囊扩张术较肌切开术再手术率高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30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45期
     气囊扩张术(pneumatic dilatation)与外科肌切开术(surgical myotomy)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2种主要方法。目前尚无基于人群的研究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转归。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一项研究表明,首次接受气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较首次接受肌切开术的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几率高。[JAMA 2006,296(18): 2227]

    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纵向研究,纳入1991年至2002年间1461例年龄大于18岁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1181例(80.8%)患者的首次手术为气囊扩张术,280例(19.2%)患者为肌切开术。主要转归指标为首次治疗后再次使用的治疗方法、术后就诊次数、以及胃肠药物的使用情况。

    结果表明,首次接受气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术后1、5、10年需再次治疗的累积危险度分别为36.8%、56.2%与63.5%,而首次接受肌切开术的患者分别为16.4%、30.3%与37.5%(P<0.001)。除气囊扩张术导致的不良转归,再次行气囊扩张术与外科肌切开术术后再需治疗的危险无显著性差异。首次接受肌切开术与首次接受气囊扩张术的患者术后就诊次数、使用组胺-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促胃肠运动药的物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提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首次手术治疗后需再次手术治疗的情况很普遍。虽然首次接受肌切开术治疗的患者再次手术的危险较以前认为的高,但是首次接受气囊扩张术的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较首次接受肌切开术治疗的患者高,这可归因于再次手术时多使用受气囊扩张术而不是肌切开术。,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食管疾病 > 贲门失弛缓症